前言
當我們提到「熱情」時,指的通常是在機場中看到許久未歸的家人所爆發出來的情感;或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深知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堅定的想要弄清楚某些過去不曾發現的事實或想法,並且為此廢寢忘食毫不猶疑地持續工作著。
相反地毫無感受的思維則是有規則的、經過計算的、甚至是封閉的與要求乾淨無暇的,但是如此規則式的思維,很難感動他人,或引起興趣,進而質疑、好奇與探究。事實上,我們所經驗的事務背後,往往有更多值得去發現的意義。
然而回頭看看兒童文學,看的不只是過去在升學主義下所遺忘的青春,也試圖尋找困擾自己的問題,有意思的是,重讀《白雪公主》後,注意到了後母本身的嫉妒心,導致自已的死亡;《糖果屋》的故事裡,讀到父親對孩子的兩次遺棄,我在故事結尾不斷反覆思考著,孩子又該如何原諒自己的父親呢?《小紅帽》裡的大野狼,在精神分析學家的說法裡,隱含著我們人類本有的邪惡。
重新看過這些故事,查覺到自己內心中,也存在著這些偏向負面的意念與情緒,若是把這些情緒轉化成行為,很明顯地就會讓身邊的人受到傷害,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我們可從兒童文學中看到了兒童的許多痛苦,如虐童、歧視、傷害、心理疾病等等都需要被他人理解與被恰當對待。改變現狀,是當下該做的事情。
為此,我認為以下的幾個部分需要重新建構:
1. 我能否察覺到自我的內在情緒狀態。
2. 我不但能察覺到內在的自我狀態,同時也能察覺到兒童的內在狀態。
3. 我的個性是怎樣的呢?
4. 在閱讀中,如何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如果我是老師,又要如何協助兒童提升自我察覺?
5. 閱讀與自我療癒的可能性有多大範圍?
(1)如何從自我察覺到運用在對兒童的察覺;
(2)個性與情感之間的關係;
(3)指出兒童文學對自我療癒的協助。
聆聽孩子的聲音,找到大人心中隱藏的內在小孩,為不能發聲的兒童,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為唯有你好,我才好。
理事長:
2013.06.30
相關課程訊息如下
102年秋季
北市圖總館 請洽 推廣課 宜倫 十堂
| |||||||||||||||||||||||||||||||||||||||||||||||||||||||||
每周一上午 9:00~11:00
| |||||||||||||||||||||||||||||||||||||||||||||||||||||||||
第六期 兒童文學與性別教育
聽見兒童無聲的吶喊 讀書會
以國外最新期刊論文分類為九大主題:
本期第一本討論書籍: (涵蓋第一與第五類主題)
作 者:茱莉.安.彼得絲Julie、Anne、Peters
譯者:丁凡、唐鳳
出版社:貓巴士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22日
朋友排斥、父母不信任。當女孩子個性強勢些,容易被貼上男人婆的標籤,男孩子要是表現得溫柔點,就會被人戲稱娘娘腔,再不然就會被視為同性戀,我和哥哥都清楚,他不是….
第二本討論書籍 (涵蓋第一、三、四、六類主題)
奇風歲月Boy’s Life
作者:羅伯.麥肯曼Robert McCammon 譯者:陳宗琛
出版社:鸚鵡螺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04日
Amazon書店史上評價最高的不朽傳奇,20年永遠 100%全滿五顆星的完美口碑,全美圖書館員票選「有史以來最好看的100本書」, 1992「世界奇幻獎」「史鐸克獎」雙料冠軍,是推理、是奇幻、是驚悚,也是深情動人的成長故事,無法歸類的奇書,徹底瓦解文學的疆界,征服全球18歲─80歲的讀者,橫掃日本,「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二十年嚴選Best of Best一本懸疑小說,破天荒被美國中學選為『文學教材』,全美中學生瘋狂迷戀,書讀破了再買新的,聞所未聞。
課程進行方式:
|
102年 秋季 新北市圖 十堂
每周二 上午9:30~11:30
請洽 如意
(需費用)
| |||||||||||||||||||||||||||||||||||||||||||||||||||
第四期 青少小說 讀書會
聽見兒童無聲的吶喊
| |||||||||||||||||||||||||||||||||||||||||||||||||||
課程規劃:
以國外最新期刊論文分類為九大主題:
|
徐永康老師推薦
| ||||||||||||||||||||||||||||||||||||||||||||||||||||||||||||||||||||||||||||||||||||||||||||||||||||||||||||||||||||||||||||||||||||||||||||||||||||||||||||||||||||||||||||||||||||||||||||||||||||||||||||||||||||||||||||||||||||||||||||||||||||||||||||||||||||||||||||||||||||||||
閱讀與療癒青少小說的書單(中高年級)
| ||||||||||||||||||||||||||||||||||||||||||||||||||||||||||||||||||||||||||||||||||||||||||||||||||||||||||||||||||||||||||||||||||||||||||||||||||||||||||||||||||||||||||||||||||||||||||||||||||||||||||||||||||||||||||||||||||||||||||||||||||||||||||||||||||||||||||||||||||||||||
讀書會課程進行方式:
案例介紹、理論介紹、經驗分享、老師講評、發提問單
| ||||||||||||||||||||||||||||||||||||||||||||||||||||||||||||||||||||||||||||||||||||||||||||||||||||||||||||||||||||||||||||||||||||||||||||||||||||||||||||||||||||||||||||||||||||||||||||||||||||||||||||||||||||||||||||||||||||||||||||||||||||||||||||||||||||||||||||||||||||||||
|
102年 秋季 新北市樹林區文林國小 八堂
周三上午9:30~11:30 (非連續) | |||||||||||||||||||||||||||||||||||||||||||||||||||
【徐永康老師 兒童文化與性別教育
讀書會】
以兒童繪本來看性別教育
| |||||||||||||||||||||||||||||||||||||||||||||||||||
前言:
現代的父母,常常以繪本為中介,讓兒童認識這個世界,而有多少的父母或教師去注意兒童文學的作品中,作者如何描述性別?
有多少比例的故事書中,依然存在著性別刻板現象? 這樣的性別刻板現象是否還是主流呢? 過去的傳統通常把女性特質,描述成依賴、情緒、被動、敏感;相對地男性上被描述成冒險、掌控、獨立、自信,就在這些兒童文學中的性別原形概念影響下,也就造就了典型的性別差異。 就從女性知識論(Felski, 2000)的觀點來看,女性傾向從閱讀中獲得自我認同,而成人與教師特別在性別教育中,要讓各種學生有性別認同機會,也要消除性別主義的刻版印象的兩項基本要求,這需要教育兒童成為公民,特別必須經由故事的協助。 在此成人需要注意自己對於性別差異的回應方式;成人自己對性別差異的對待以及注意成人的回應會因為性別差異而不同。 因此我們需要看看在性別教育下,繪本對性別描述有怎樣的幫助,包含有文字與圖像的分析;這兒童正是形塑性別的時機;解釋性別原型現象;性別認同:觀察與模仿;把這樣的原型視為自然或正常。 最後,我們期望能把最新的性別教育,透過繪本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一同努力,建構出沒有性別歧視的社會。
理事長: 徐永康
Chairman Yung Kang Hsu
方式:
將收集相關主題繪本、時事、教案等等作為課程延伸議題。
目的:
期使每位學員都能分享書籍,大家相互交流與孩子說故事的實務案例。
增進學員對性別議題的視野,以更寬容的態度,協助孩子們藉由故事同理性別差異與維護性別平權思想。
課程規劃:
|
新莊社區大學秋季班
開學後第一週、第二週均可免費旁聽課程
| |
主題: 兒童文學與心理分析:
二、兒童心理與戲劇
| |
參考書籍:
《自在遊戲 Free Play: Improvisation in Life and Art 》 is a book written by Stephen Nachmanovitch
《兒童戲劇與行為表現力》_胡寶林
《Promoting Social Success: A Curriculum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by Gary Siperstein Ph.D. and Emily Rickards M.A. (Nov 25, 2003)
以繪本與青少小說為劇本操作範例。 《嗨! 路易 》、《撒種人Seedfolks》
●教材費或自備材料: 課程會因製作道具等相關材料支出,將另行討論費負擔。
| |
課程進行方式:
學員需事先讀書並記錄心得,課堂分組討論,習作、製作、演出
老師講解、小組讀書會討論分享
| |
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
若人出於自己意願,想做此事,並藉由做此事彰顯自己的個性,人格的表現,那麼做喜歡的事,即會使人快樂,並帶給人生活的意義。
遊戲重要的並不只是如此地反應人的自由性,而是要去體驗美,美不只是被感知的對象,也是理性追求的永恆,所以席勒說,唯有在遊戲中,人才能成為完人。
戲劇是將兒童幻想遊戲轉化為心理實踐,將劇場遊戲帶入孩子的課室,孩子如何從幻想中學習、成長,並藉由遊戲和扮演的過程來形塑自我。
這學期想藉由擅長偶劇的茗雅,一同與大家進入兒童文學的戲劇世界,藉由論述、研討、與文學作品的改編,以及偶劇製作實際操演為課程規劃方向,期待大家共同展演出兒童戲劇的另類表現形式。
| |
課程目標:
1.將兒童文學的作品轉化為戲劇展演。2.從文學作品中理解兒童社群關係的合作分享。 3.藉由戲劇轉化,突破兒童面對問題的瓶頸。 4.讓大人小孩藉由戲劇找到情緒出口與寬容他人的表達方式。 | |
教師簡介:
徐永康
喜歡收集故事,也說故事給別人聽,從0~99歲均可,常去馬來
西亞教學。
郭茗雅
孩子口中的綿羊、烏龜媽媽,喜歡孩子問問題:「綿羊,妳甚麼
時候再來?」喜歡問孩子問題:「駱駝是怎麼叫的?」(跟吉卜林有
關) 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的大人,喜歡動手玩創意。
| |
日期
|
課程
|
9/11 |
一、兒童心理與戲劇/遊戲:簡介
戲劇或遊戲是兒童成長的天性﹐要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兒童扮演自己的角色。
操作課:
|
9 /18 |
二、戲劇/遊戲的心理狀態
兒童的戲劇與遊戲都是心理狀態的表現,在此可以用戲劇療癒的方式,簡介戲劇與療癒的關係。
操作課:
情緒與行為:表情的觀察與應用
|
9/25 |
三、思想與戲劇/遊戲
若沒有戲劇與遊戲則兒童也就沒有思想上的學習,遊戲是一種精神上的釋放與創造
操作課:
社會的覺察與應用:解讀聲音與語調
|
10/2 |
四、忘我和創造活動
簡介戲劇與遊戲中的自我現象與創造力的表現
操作課:
角色的設計一
|
10/09 |
在戲劇與遊戲中,都需要相關技巧的練習,練習讓兒童更有自信
操作課:
角色的設計二
|
10/16 |
教導兒童如何看待自己的限制與錯誤,學會重新定義問題的重要
操作課:
偶的製作一
|
10/23 |
七、戲劇/遊戲中的大我
學習與人合作,理解差異與形成共識,並產生合作的美好經驗
操作課:
偶的製作二
|
10/30 |
八、發展兒童戲劇/遊戲的阻礙
說明是怎樣的因素讓兒童天生既有的創造力消失的因素
操作課:偶的製作三
|
11/06
|
「公民論壇周」
|
11/13 |
如何處理外在限制的因素,讓兒童能從戲劇與遊戲中自我組織與創造
操作課:
劇本討論編寫一
|
11/20 |
十、錯誤與創造
再一次討論錯誤與戲劇與遊戲之間的關係,並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
操作課:劇本討論編寫二
|
11/27 |
十一、創造的幾項條件
說明創造性人格的重要性與未來對於創造性的需要
生活美學的需要。
操作課:
劇本討論編寫三
|
12/04 |
十二、兒童的即興演出
即興演出的趣味與可能性,並看看幾個實際的案例。
操作課:
道具製作場景設計
|
12/11 |
十三、故事、心理與戲劇活動(一)
舉出三個例子,把故事、心理與戲劇做結合。
操作課:
道具製作場景設計二
|
12/18 |
再舉出三個例子,把故事、心理與戲劇做結合。
操作課:
演出排練一
|
12/25 |
十五、 美學的生活
操作課:
演出排練二
|
每種課程都有相關報名訊息;書單、作者、繪者的對外連結介紹
請留意各課程的報名時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