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徐永康老師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兼任講師
主辦單位::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活動時間: 2014.5.17 星期六AM:9:00-12:00,PM:13:00-16:00 (午餐自理)
活動地點: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臺北市立圖書館9樓多功能活動室)
活動對象:對於推廣閱讀及參與讀書會帶領人有濃厚興趣者,皆歡迎參加。
參加辦法:免費參加。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開放報名2014-4-21起
各位學員請注意:由於報名人數眾多,九樓多功能活動室空間較小(教室為事前預訂無法更動),為了報名學員都能有機會研習,老師商請總館將報名人數增加為最大量。所以請81位學員能準時報到,以免錯失機會。請留意近日手機簡訊通知。謝謝大家熱烈支持。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兼任講師
主辦單位::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活動時間: 2014.5.17 星期六AM:9:00-12:00,PM:13:00-16:00 (午餐自理)
活動地點: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臺北市立圖書館9樓多功能活動室)
活動對象:對於推廣閱讀及參與讀書會帶領人有濃厚興趣者,皆歡迎參加。
參加辦法:免費參加。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開放報名2014-4-21起
各位學員請注意:由於報名人數眾多,九樓多功能活動室空間較小(教室為事前預訂無法更動),為了報名學員都能有機會研習,老師商請總館將報名人數增加為最大量。所以請81位學員能準時報到,以免錯失機會。請留意近日手機簡訊通知。謝謝大家熱烈支持。
北圖推廣課藍翊瑄設計海報
活動前言:
例如,「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別人說人是由猴子演化變成的,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書中,並沒有對多數的問題給予確定的答案,卻讓我有學習的機會,用恰當的思考概念或語言材料來捕捉問題的要點。就像是喬斯坦賈德所寫的《紙牌的秘密》,巧妙地將一年的時間轉化成一副撲克牌,總共五十二張,每一張牌將可以帶領一個星期,五十二乘七等於三百六十四,最後一天,就是小丑牌,而這小丑的出現,是不斷的問:「我是誰?」、「我要去哪裡?」這兩大問題,每當他這樣問時,也同時問我自己,「我是誰?」、「我要去哪裡?」。
這兩個大問題,正好表達了兩種不同的閱讀態度,有人讀書是為了要能增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日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就像是設定好確定的人生目標,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也就是說,在追問「我要去哪裡?」之時,自己的行為會開始考慮到下一個動作。就像假設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多數人很可能會改變原先的計畫,去盡情的享受生命最後時光,換言之,多數人並不會把每一天當作人生最後一天來活。如同參與讀書會,是期望自己能學到一些不同的思維與知識,藉以作為日後所用。
然而,在後現代主義的思維下,反而先問的是,在要去哪裡之前,我們又是從哪裡來的?閱讀不再只是去學到新的知識,而是探究在閱讀中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在閱讀中發現自己,甚至是如何在閱讀中創造了自己?自我如何和文字建立關係,又如何去解構文字的限制呢?帶領者如何能同庖丁解牛的方式看出文字糾結纏繞下的理路呢?
這是本次工作坊的一一想要去探討的重點。
時間
|
課程
|
方式
|
人員
|
備註
|
AM:
9:00-
10:20
|
一、
介紹後現代的閱讀風格歷史與文化現象
|
PPt
回顧過往找出解讀模式
|
老師
|
|
休息十分鐘
|
||||
10:30~
12:00
|
二、
以洛伊絲·洛利Lois Lowry的
《記憶傳授人記憶傳承人"The Giver"》
《歷史刺繡人Gathering
Blue》
《森林送信人Messenger》
《我兒佳比Son》
四部曲為例:
|
PPt&jpg
作後現代風格的解析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結構與解構的再述說
閱讀的解構練習。
|
老師
小組
練習
|
相關書籍
ISBN:978-957-570-985-3
ISBN:978-957-570-990-7 ISBN:978-957-570-991-4
ISBN:9789863380030
|
午餐時間
|
||||
PM:
1:00~
2:00
|
三、解說訪談與討論技巧與練習
現場分組練習與討論
回顧過往找出解讀模式
|
小組
練習
|
分組討論
|
|
休息十分鐘
|
||||
2:10~
4:00
|
六、重現現場與再分析的練習
|
以四本文本段落、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討論
|
小組
練習
|
影印四部書的片段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