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靈性與閱讀:當代教育與文化思潮研討會
一、地點: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井塘樓313會議室
二、主辦單位:政治大學幼教研究所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合辦
三、主旨
文化演化需要有培養孩童靈性的理念,如鼓勵孩童關注自我身心靈的發展,重視運動、反思、社會與環境教育等,以求減少不良文明所引發的心理疾病。在近十年來,歐洲文化有逐漸浮現出整體觀的生活哲學,這觀點認為個人與自然、社群彼此密不可分,並在與他人和自然互動中產生個人生命的認同、意義與目的,期望能重視生命內在以及渴望學習,如世界各地出現的生態村文化,他們認為生活必須建立在民主與人文之上,而且以整體的方式看待學習。由此來看,整體孩童的教育在於維護個人的靈性勝過物質上的享受,並以靈性來連結眾多生命以及保持內在心靈的和諧關係,為了要探究這樣的關係,本次研討會將以孩童、靈性與文化作為主要研究的元素。
四、議程內容
103年10月4日(星期六)
|
|
09:00-09:30
|
報到:相見歡
|
09:30-09:40
|
來賓致詞
倪鳴香教授(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盧本文老師(台灣兒童閱讀學會創會理事長)
|
09:40-10:30
|
專題演講:當代文化下的孩童靈性教育
演講者:馮朝霖教授(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
10:30-12:00
|
研討會(一)主持人:林偉信(東華大學教授)
評論人:王俊斌(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一、梁可憲(政大教育系博士候選人、慈心華德福教師)
題目:奇幻敘事藝術與靈性空間的再想像
二、鄭黛瓊(經國管理學院副教授、政大教育系博士生)
題目:「專家外衣」教學模式裡知識湧現歷程之研究—以苗栗建功國小的一堂示範教學為例
三、戴康祐(北市萬芳高中輔導教師、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生)
題目:閱讀文本與閱讀世界:弗雷勒批判教育學在學習共同體教學上之蘊義
回饋與討論
|
12:00-13:00
|
午餐.休息
|
13:00-14:30
|
研討會(二)主持人:李崗 (東華大學教授)
評論人:李真文(東華大學教授)
一、涂真瑜(北市民族國小輔導主任、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題目:靈光消失了嗎?從班雅明觀點論賽柏格的烏托邦世界
二、林忠蔚(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生、永和文山社大講師)
題目:從體現認知看優律思美
三、謝易霖(慈心華德福教師、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生)
題目:玩法、犯法、知法、立法
──華德福學校「文法與修辭」課程之教學反思
回饋與討論
|
14:30-15:00
|
茶敘
|
15:00-16:00
|
研討會(三)
主持人:林逢祺(台師大教授)
評論人:蘇鈺楠(東華大學教授)
一、楊凱程(台大電機研究所、新竹北門聖教會)
題目:生死視界的轉換—談基督宗教靈性操練的精神
二、徐永康(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講師)
題目:幼兒的靈性教育
回饋與討論
|
16:00-16:30
|
綜合座談
|
五、注意事項
中午提供便當可選擇葷食或素食
發表人有20分鐘
評論人有15分鐘
其餘時間開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