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閱讀與高階思考的十四堂課 】第一講 高階思考教育 Edward De Bono

在教育中直接教導思考 
第一講 高階思考教育 Edward De Bono


2012/01/05 
徐永康整理

一、教學生如何思考
Bono 的說法,在中美洲的委內瑞拉、美國境內的社區學院以及馬來西亞資深科學學院,至少在每個星期有兩個小時的課程教導學生如何培養良好思考力,而奇怪的是,那些所謂已開發國家,如紐西蘭、加拿大等等卻沒有普及化的思考課程,英國劍橋大學教授Edward De Bono 認為那些已發展的國家,對於自己的教育系統有自我滿足上的驕傲,或是正處在教育政策上的鬥爭,或是其他原因,導致了他們的教育體系內沒有設置出一套的思考課程,從此處反映了他們的教育系統無視於社會上每一個人的需要,若是我們將眼光放大些,看清事實,思考教育的趨勢逐漸地被發展出來。
Bono 若要設計出一套的思考教育,將面臨兩大問題:
1. 為什麼要仔細地、清楚地教導學生思考呢?
2. 如何去教呢?
反對設置思考課程的教育者可能會說:「我們的課程中已經蘊含了思考教育了,何必需要另一學習科目呢?」Bono 認為這說法蘊含了幾項不健全的假設,包涵有:智能如同思考技巧、教導知識的學習就夠了、在每一項科目中不就有思考技巧了嗎?思考的發生將發展出良好的思考力,以下是Bono 要指出這四項的錯誤。

錯誤一:智能如同思考技巧
Bono 認為那些知識份子或是有創造能力者,並不一定擁有好的思考力,知識份子只想要用他們的知識來保護自己的想法或點子,越是努力的保護自己的想法,也就越拒絕以及抗拒別人不同的想法,這也很可能對事物的理解只有片面與零碎的概念。就像是機械工程系的學生,給他們一些零件,他們有能力組合成一部機械,但是要問,為何是這樣的結構呢?則許多學生無法回答。換句話說,智能需要引導,引導的方式就是一種思考技巧,所以許多資優教育需要以CoRT 的幫助。
錯誤二:教導知識的學習就夠了
目前我們所知的知識並不是沒有缺陷的,教師能做的是在現有知識上,不斷地調整、修正,發展出更多的知識可能,這需要思考技巧的幫助。知識如同一條看不見的線,越多的知識編織出知識網絡,越是密集的知識網絡越能捕捉有價值的訊息。對於習慣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師,早已認定在教室中已經沒有多餘時間讓學生做思考練習。
錯誤三:在每一項科目中不就有思考技巧了嗎?
確實,在科目中的學習隱含著某些思考技巧,但是Bono 認為科目中的思考著重在知識訊息的整理與理解,缺乏了與自身經驗的結合與反省(如何做決定、排列優先順序、找出替代方案、知道別人的觀點等等)
錯誤四:思考的發生將發展出良好的思考力
這是最可怕的錯誤,一個六十歲的記者,他過去習慣用兩個指頭打字,他缺乏的並不是兩個手指頭的打字練習,他缺乏的是找出更好的方法。更多的練習也只是讓他成為比較快速的兩指頭的打字記者。思考的發生或練習不一定產生良好的思考力。

那麼,如果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有良好的思考力,則我們需要全力以赴,需要思考教育的理由如下:
1. 預見一個幸福的未來:在日益複雜的世界,個人需要有能力面對與提出解決
方案。
2. 別以為知道就夠了,做才是改變的關鍵。
3. 教育者要進入各行各業,產生更多的影響。
4. 思考者知道如何在民主的社會中做出最好的選擇與判斷,否則許多的政策只是個口號而已。(快樂學習、地球只有一個)
5. 若是缺乏思考教育,在民主社會中,只會產生為反對而反對,因為這是最簡單不花腦筋的想法。(從以上的觀點來看,目前的台灣也很需要思考教育。)

這裡 Bono 整理一下,指出教育政策者不願意設計出思考教育的說法:
1. 教育者並不關心外在情境與容易自我滿足。
2. 課程已經很滿,沒有多餘時間。
3. 目前的教育者不知道思考教育是什麼東西。
4. 教育者不知道如何教導思考。

二、思考如何教呢?
傳統上有以下的幾種作法
1.     滲透式(Osmosis):讓善於思考技巧的老師展現思考能力,並長期陪伴兒童。
缺點是這無法普及化到多數教室內。
2.     智能教育(Intelligent Teaching):這方法包涵有提問、目標與解題途徑。
缺點如同滲透式的,而且以解決問題取向的教學,容易只做訊息整理與分析,忽略其他部份。更糟的是,以這方式教導的老師都以為自己有良好的思考技巧與能力。
3. 教導邏輯規則:若是教導抽象邏輯規則,容易和事實脫節,主要是我們的思考會先從我們的知覺或經驗出發,而抽象的邏輯規則並不處理知覺與經驗。在錯誤的知覺下的邏輯推論是危險的。
4. 批判思考:在 CoRT 的系統內,批判思考是其中一部分,別把批判思考當作
思考教育的全部。
5. 模擬、模仿(Simulation):讓學生下棋,確實有思考上的練習,但是學生缺乏轉化下難以形成指導自我行為的普遍原則。
6. 討論:教室裡的討論確實很吸引人,但是有些討論是並沒有注意到思考技巧,只著重在問題本身,除非帶領者空出時間讓學生有注意到自己與他人的思考技巧的練習。
7. 工具方式(Tool Method):設計出思考工具、練習使用,變化不同情境等等,這和討論的比較中看出,工具方式的公式:工具->練習->轉化;討論的公式:討論->抽象過程->文字化->運用。

從上述中,對於傳統思考教育的檢討,Bono 認為思考教育需要以下的幾項條件:
1. 簡單、好用,老師容易學會。
2. 方式是可被檢證的
3. 設計出雙重模式(Parallel design),即是誤解或是使用錯誤下,也有另外的補救方式,這有別於階層模式,前者出錯,後者也會是錯誤的。
4. 方法必須要和生活結合。
5. 超越反應式的思考(reactive thinking),反應式思考多數強調知識收集與整理,相反地,良好的思考教育必須理解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並著重在於操作與使用。
6. 這方式超越性別、族群與年齡限制。
7. 讓學生喜愛思考。

三、善用工具
Bono 在澳洲雪梨,與一群12 歲的學生一同討論著問題,Bono 說:「一星期給上學的學生5 塊美金,如何?」,在場的三十個學生都同意這項主張。

接著,Bono 解釋了PMI 的操作方式,P Plus 的代表字母,指出這項作法的好處;M Minus 的代表字母,指出這項作法的壞處;I Interesting 的代表字母,指出這項作法的有趣的會是什麼。
Bono 讓這三十位學生分成六組,每組五個學生,每組先討論好處,接著是討論壞處,最後是效益問題。一開始時,學生們都覺得每週給學生五塊美金是很棒的事情,但是在討論計畫壞處時,開始有學生說出許多負面的結果,包涵有校園內勒索事件、賄賂事件容易增加、家長給的零用錢可能會減少、國家整體的教育經費減少、這些經費怎麼來的呢等等;在有趣的或是效益上的討論,學生們討論的是每週給學生五塊美金,這真的能幫助學生學習嗎?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Bono 再問一次,有多少人願意支持每週給學生五塊美金呢?結果只剩下一位學生。經過再一次思考或是深思熟慮之後,Bono 看到了思想上的改變。

PMI 的操作是很簡單的,Bono 只花了四分鐘的時間解釋PMI 的方式,在課程中,不需要和學生爭論,不需要糾正不同的看法,也不需要下結論,Bono 只是介紹一種思考工具。如同他人說得給魚不如給釣竿。

四、思考工具如何來的呢?
思考工具並不是來自於分析我們的思考歷程,若是將我們的思考歷程分解成不同的部份,這並不是思考工具。主要是工具是用來操作的。例如說在CoRT 裡,有CAFConsider All Factors)考慮所有因素和 C&SConsequences and Sequel結果與歷程以及OPVOther People’s Views)參考他人觀點,CoRT 的特點在於實做的練習而不是在心理的描述而已,這也是Bono 教授在二十年的時間裡於不同領域所累積的成果。

五、知覺特質
在學習上,不論在哪一個國家或社會,強調語言上的練習,借用語言的方式儲存知識,這些語言的規則建立在邏輯基礎。這套學習系統有利於文字與數學上的操作。然而在知覺上,相對於語言上,似乎並不被看中,或許教育者無法評估心理的感受與歷程,Bono 認為對於知覺的整理是有必要的,將訊息組織成一種模式,如同下雨、雨水匯集成小溪、小溪成河流、河流進入海洋的系統。這如同人的自我組織(Self-Organizing),一切都是從知覺開始,並從知覺中發展PMI的察覺系統。

六、CoRT 思考課程範例
課程開始:老師請學生設計出一個人的新頭腦,例如說有一位學生提出說希望自己的腦袋後面還有一個可以看東西的眼睛。接著進行PMI 的討論。另一種可能是分成三組,一組進行P,一組進行M,另一組進行I,並且限定時間。Bono舉出另一些討論的例子,如下:
1. 規定所有的車輛只能漆成一種顏色?
2. 每人身上佩掛一個目前的心情徽章,告訴別人自己現在的心情?
I 組上的討論,可以先從問題上思考有不有趣的方式著手去想。最後,在課程結束前也要想想以下的問題:
1. 要如何用 PMI 呢?
2. 何時你想要用呢?

七、在 CoRT 課程的結構
CoRT 有六個部份,彼此有關係:
1. 知覺的深度
2. 思考的組織
3. 互動、論證與批判思考
4. 以特殊工具協助創意
5. 訊息與情感
6. 行動

八、結果
比利時學者 John Edwards 借用CoRT 的方式,讓學生提高了標準化測驗的成績。

九、展望未來
1. 生活議題日益複雜。
2. 不論你是否高興,傳統教育不利於思考教育
3. 思考教育必須獨立於其他學科,每週要有思考課程,若是融入其他學科則很難有時間處理後設思考的議題。
4. 已經有這方面的思考課程了。
5. 老師或成人是可以學會這套技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