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混齡或是跨年級


「混齡」或「跨年級」使用問題
    二十世紀末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普世教育」(education for all)的宣告,期望在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有機會接受基本教育的權利,不因種族、性別、宗教等等因素受限。這樣的宣告,對於都市區域學校的學生來說,並沒有差別,但是對於弱勢區域來說,就是需要有極大經費與人力來完成普世教育的理想。鄉村區域不見得有學校,即使如北歐國家規定離家五公里,必定設立學校,但國家經濟與人力無法做到時,許多私塾就在當地進行教育。當國家明白基本教育的普及,是整體國家活力指標之一的話,成立有水準的鄉村小校,則是必要推行的施政項目。
     因此,在聯合國先在英國進行小規模學校運作,考量成本效能下,一所50人以下的學校,多半配置3-4位教師,經歷實驗,成效也很不錯。至今也四十年的發展,部分國家檢測學生學習成效上,是鄉村學生表現最優異,其次是都市學校,最後是城鎮型態學校,這和台灣大眾想法不同,也是我們該找出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
    鄉村小校學生人數少、教師少,採用一位教師在同一教室中,有不同年齡的學生同時學習。對此現象的描述,以混齡(mixed-age)或跨年級(multi-grade)的語詞,有其切入點的不同。在此,舉例說明,方便理解彼此差異,如「貓身上有跳蚤」、「跳蚤在貓身上」,這兩句話描述同一件事情,卻有不同的切入點,前一句是以貓為觀看事件主體,後者以跳蚤為觀看事件主體,故事之後的相關陳述也會圍繞在以主體觀點為出發,使得敘事發展有一致的取景(perspective)角度,讓讀者不會有錯亂取景的理解困難,換言之,「貓身上有跳蚤」、「跳蚤在貓身上」兩句話有語意上的差異性,意義並不等同。
    用此語言分析的角度看「混齡」與「跨年級」的使用上,「年齡」是自然生理現象,而「年級」是教育文化規範,推動實驗教育期望能有所創新,突破傳統限制,解決某些教育困境,「年級」的概念,本身就是教學障礙。學生的年齡自然增長,學生的學力卻不見隨之增加,若教育本質為因材施教,給予學生最需要的幫助,而不是依據年級規劃。有趣的是,某些國家的混齡班級,讓移民家庭一起來學習,熟悉新的國家語言與文化,這時的班級已經超越「年級」概念,真實地發揮協助弱勢的教育功能。
    當然,在200年前的私塾或學校,每人受教育有不同的起始點,教師對全班不同年齡教導同一課程是可以理解的,學者Veenman1995年以此來嚴格指稱「混齡教學」與「跨年級教學」的差別,研究者認為他的說法並不適當,因為從Tales from Kentucky one-room school teachers來看,100年前小校教師,在「混齡班級」也做差異化教學。
    最後,「混齡教學」比較老,「跨年級教學」比較新,在義務教育的研究領域中,目前文獻已經彼此相通,立基於同樣的「年級」基礎教育上進行差異合作化學習。或許在中文世界中「混」的意義較為負面,然而實際上,「混」也蘊含「多樣」、「動態」等生命活力觀點。不論是使用「混齡」或「跨年級」的學校,期望能有更多交流合作,彼此珍惜得之不易的資源與經驗,在彼此「混合、跨越偏見」下,讓台灣的小校能走得更好、更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