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

【閱讀與高階思考十四堂課】第十講 學習中的思考 探索團體運作下的思考教育

學習中的思考
第十講 探索團體運作下的思考教育




2012/05/24
徐永康

一、導言
探索團體在台灣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相對於探索團體的目的也出現出許多不同的運作型態,大致而言,探索團體的基本型態是一群人,在相同的時間具集在特定的場所(包含在網路上),以讀書的方式所形成的組織。
教師的作用會因為組織的不同目的而會有不同的作用,若這組織只是做讀書後的經驗分享,教師的工作可能只是做這本書的引導,其餘的作用並沒有與其他參與者有何不同,所有參與者作意見的交換,分享讀後的心得報告,教師的功能容易被取代的,其他的參與者也可以做的一樣好。
若是組織的目的並不只是做經驗的交流,還想要培養參與者的思考力,如個人的認知能力,心理反省,與人相處以及民主素養,這時,組織的運作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經驗交換,更需要哲學式的探索。
因此,教師在哲學導向的探索團體中,具有關鍵性的功能。我企圖在這文章說明教師該注意的事項,分成三個部分,
1.       探索團體具有哪些特徵
2.       探索團體的運作方式
3.       教師需要注意的事項

二、探索團體的主要特徵
經營探索團體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成員能夠培養對話的能力,發問的技巧,反省思考自我本身進而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
首先我們試圖要解決三個問題
1.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我經營的團體是否為成熟的探索團體?
2.       教師與成員之間有哪些特徵?
3.       這種行為特徵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針對第一個問題,夏普(Sharp 1993)教授認為探索團體的進行方式在於不斷的對話,探索團體就是所有的參與者以合作的方式,用理性的態度貢獻自己知道的,討論的素材並沒有一定的限制,經過一段時間,討論的內容可能會有邏輯的,知識論的,美學的,倫理學的,社會或政治層面等等,此時,教師可以觀察整個討論的進行,甚至這可以是一種哲學式的討論,當其中有參與者提供一些主張時,這是需要有理由的,對於不適當的理由,其他參與者可以提出反駁,建立更被接受的理由,這裡會有許多的認知活動不斷的進行,其中可被觀察到的分成幾個部分
a. 個人認知的部分
1.       提供合適的理由
2.       在不同意見的區分與連接的工作
3.       作有效的推論
4.       作假設
5.       作普遍化的歸納
6.       提出反例
7.       發現論證前提的預設
8.       使用到判準
9.       問出會令人深思的問題
10.    發現推論上的謬誤
11.    尋求相關性
12.    發現蘊含的關係
13.    定義概念
14.    弄清楚
15.    提出良好的判斷
16.    有適當的類比
17.    對脈絡敏感
18.    提供取代的觀點
19.    建立邏輯的推論模式
20.    說出適當的區辨
這裡有一個例子
有一個論證是這樣的。說明邏輯推論的健全(soundness)是需要排除在推論時所使用的語言上具有歧異,以述句”--------in---------“為例:
The pain is in my fingertip.
The fingertip is in my mouth.
Therefore , the pain is in my mouth.
這邏輯語句會是如下:設Ixy= x in y , p=pain, f =the fingertip , m= my mouth
Ipf
Ifm
---------
Ipm
這裡的in的意思若是用在描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空間位子,這裡所使用到的in具有傳遞性,所以這推論還有前提是"x"y"z(IxyÙIyz®Ixz)
這推論是
1."x"y"z(IxyÙIyz®Ixz)     
2.Ipf
3.Ifm                 /Ipm
4.IpfÙIfm            2,3 Conj
5.IpfÙIfm®Ipm       1, UI
6.Ipm                4,5MP
這是一個有效推論。奇怪的是,兩個前提在一般意思下若是為真,結論卻是不能接受,因為別人會不清楚你的痛覺是發生在手指尖內或是發生在嘴裡,若是在嘴裡,則怎麼有可能從指尖的痛變成嘴裡的痛,這推論結果違反我們的經驗,因此,紐約大學的哲學家Block認為使用in的介係詞時需要區分是空間上的意思或是比喻上的意思,前提一的in是比喻的用法,前提二是空間的用法,但結論中的in可以是比喻的用法或是空間上的用法都有可能。
若前提一的in是比喻的方式,in在此是說明某人當時有的感覺時,就不是只空間的意思了in的空間傳遞性就沒有了,當然就無法有傳遞性前提"x"y"z(IxyÙIyz®Ixz),並且前提一的述詞結構變成Jpf (Jpf= pain in my finger是一種比喻的用法,與空間的意思作區別),結論的述詞結構可以是IpmJpm
這樣的論述是很好,不過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說明
提出相似的論證:
I want to be in the City Hall.
City Hall is in a ghetto.
Therefore ,I want to be in a ghetto.
這兩個推論,in具有同樣的意思,但是,這論證是無效的,雖然前提為真,結論卻是假的,因為這個論證是在內涵脈絡(intensional context)中做推論,如果推論述詞落入內涵的脈絡中,推論的結果並不能保證結論為真,這是一種無效論證。
在身體感覺上in除了空間上的意思之外,並不需要有其他的意思,當我說我手指尖痛時,痛就是發生在我的手指尖裡,不需要以比喻的方式說明,這個論證是錯的,主要不是in有歧義在。
為了要說明內涵脈絡的推論無效,這有一個例子,更加幫助我們了解內涵性的推論,前提為真,推論下,但並不保證結論必為真,這裡我舉另外一個例子。
阿土知道孔明是劉備的軍師
孔明是諸葛亮,
所以,阿土知道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
Kxy=”x知道y”a=”阿土t=”孔明c=”諸葛亮h=”劉備Fxy=”xy的軍師
1.Ka(Fth)
2.t=c
3.Ka(Fch)
結論有可能是錯的,有可能阿土不知道孔明是諸葛亮,所以結論上阿土也無法得知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這結論就可能為假,但是前提為真的結論確是為假,在有效系統內是不允許的。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所根據的是主體的信念,例如,我們相信鯨魚是保育類的動物,當我們再海岸邊看見一知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時,我們會想辦法救牠,同樣地,我們看見一知受傷的蟑螂時,我們不會救這隻受傷的蟑螂,反而會想辦法讓他死掉,因為我們相信蟑螂是一種害蟲,為何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反映呢? 很明顯的因為我們有不同的信念指導著我們的行為。
信念內容的出現是建立在生物體對這外在環境的互動上,現在所相信為真的信念內容,不是具有必然性的,信念內容會在探索團體的討論中,經過不斷的修正與反省,才有可能趨近於真。

b. 個人的社會性的特徵
1.       認真聆聽別人的意見
2.       支持或增強別人的觀點
3.       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
4.       同意別人觀點並且給與理由
5.       認真地回應不同的觀點
探索團體的成功與否,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尊重不同的觀點與關心其他人的立場,關心的層面不只有在邏輯推理的過程,而且要包含其他人在思想上的成長,除了關心之外,還需要對別人開放,這種開放的態度,才能夠有機會改變自己原先的立場或是調整自我的錯誤;相互關心也是發展相互信任的基礎,信任正好是自我尊重以及自主性的人格特質的前提。
成功的探索團體,在參與者的心理上會有一些轉變,其中有
1.       會有心理上的相互依賴的現象
2.       自我中心的轉變
3.       懂得與他人對話,自我修正以及自我成長的現象。
然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時的沉默並不是壞事,思考需要花時間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帶著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的,相信著自己信念,而這些信念內容,若沒有適當的考驗,往往也只是暫時性的,當別人提出不同的觀點時,這時就需要相互檢查,彼此在邏輯推理上或是前提中的預設是否蘊含著錯誤,願意接受考驗,這是一種開放的態度。
因此,教師在經營探索團體時,重點不是只在某幾位參與者的行為表現,也不是團體的成果,而是在於討論中的意見交換的現象,說理、尊重、聆聽、的特質是否在這團體中出現。

c. 討論本身的意義來源來於兩個部分
c.1在參與者中
1.       參與者本身願意投入在這個團體。
2.       對於問題的討論,除了對這些問題會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外,有時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發展結果,例如討論者本身可能有虛張的勇氣,這背後所隱藏的害怕,或是不安,這時可以用大家所具有的共同經驗,彼此協助。
3.       彼此的相互關心
c.2在內容上
討論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意見展露出來,而別人的意見也一樣的表現出來,相互交換,就如同參加愛宴時,我們各自帶了自己的一盤菜,與別人的相互交換著吃,回去時,大家都帶著其他人菜的味道回去。
當然在對話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衝突出現,這會導致緊張的氣氛出現,若是這是在理性討論之下所產生的緊張,這可能是適當的緊張關係,這緊張的氣氛就如同小提琴上的弦,適當的狀態下才能拉出好的聲音出來,緊張的氣氛會使人不安,這會是爭論的起點,是因為要消除這種令人不安的氣氛,不合理的邏輯思考或是沒有根據適時的前提都可能因此而受到挑戰。

二、探索團體可以觀察到道德行為的特徵
這裡預設了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識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已,而且還希望學生養成創造的思考能力、發現新的知識以及擁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傳統上的我說你聽的模式恐怕就不夠了,畢竟我們的行為與信念息息相關,探索團體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需要養成遵守討論的進行規則,對他人的尊重,有關行為信念的自我修正,這些都會影響參與者的行為特質。

三、探索團體可以觀察到政治層面的特徵
首先,這個團體中的討論議題是自由的,各種奇怪的主張都可以提出並沒有特地的限制,其次是平等的特徵,在討論中,教師的角色並不是權威,每一個參與者都有相同的權利與義務。

四、探索團體的運作方式
課程通常是藉著讀一段文章作為開始,而這裡需要有足夠的內容引發參與者注意內容中有足夠的討論題目。以下是幾個要點:
1. 簡介:為了要使參與者對內容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先簡單介紹這本書的背景,或者是回憶上一次的討論內容,閱讀的內容不宜過長,主要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作有意思的討論,內容太長的結果,往往會有許多有意思的問題無法在一定的時間內討論到。
2. 提問的勇氣:在大家面前提問,相對於某些人而言,是需要勇氣的,而在提問之前,會有一段沉默的時間,這是參與者需要再做一次的消化與整理的工作,而後才會提出問題,為了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問題寫在黑板上,而更好的方法是寫在較大的壁報紙上,這樣的作法除了是為了方便保留到下次的討論之外,還可以整理所討論過的問題,為了鼓勵參與者提出問題,可以將他們的名字寫在問題之後,這不僅是可以保留發問者在這探索團體的思考歷程,同時在當下也會有被團體重視的感受。
3. 紀錄:這裡要留心的是,將參與者的問題紀錄時,不是以自己對這問題詮釋後的紀錄,最好是依照發問者的意思寫下,以免有誤,否則寫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原先發問者的問題了。
4. 解釋問題:當有些人提問時,若有些人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意思時,可以邀請發問者再解釋一次,或者且求他人的協助以便釐清問題,提問之後可以讓參與者說說自己的看法,而其他的參與者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5. 遵守規則:在討論的過程中,若是大家尚未養成良好的插嘴習慣時,需要遵守『說話舉手,舉手說話』的規則,否則會變成大家都在說話卻沒有任何人聽到別人說話。
6. 注意時間:在大壁報的問題討論中,原則上是希望每一個問題都能討論到,如果一個問題引起了很大的迴響,雖然討論了很久,這時並需要急著討論到下一個問題上,當然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討論多數參與者覺得無聊的問題上。
7. 降低權威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有時會被認為是一種權威,有時參與者會希望教師給與答案,若是教師給了所謂的答案,這會降低參與者討論的勇氣。
8. 自由:思考問題時需要一些時間,有時需要站起來,四處走走,這時的安靜,若會讓參與者產生緊張,教師解釋一下,這種安靜是幫助我們思考的,但無論如何,希望參與者對問題的回應不是隨意的或是帶有人身攻擊的的質問,另外非關於討論內容的問題,若其他的參與者也有興趣討論,則可以延伸下去,教師仍然要以照顧多數人的興趣為主,即是有些問題是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但這問題並沒有影起多少注意,教師還是將時間留給他們有興趣的問題上,此外,在命令之下的環境是不會有好的思考的,這裡的思考環境是需要在比較自由的情境下,重視並鼓勵參與者所提出問題,並且表現出喜愛他們認真思考的態度,若探索團體的成員以小孩為主,教師更是需要注意到聆聽的重要性,長久以來小孩不太願意對大人提供意見,可能是因為大人對於小孩的意見往往不夠重視的結果。
對話的作用在於,交換不同的意見,自己的內心對話並不是在作意見的交換,因為內心的對話脫離不了主體上的背景經驗,這只是一種反省的作用。
9. 座位安排:為了要使討論的進行方便,教室裡的位置安排需要在做重新的安排,傳統式的一排排的位置,適合的是傳授式的教學,但在討論中,這就不是如此方便了,為了使大家知道說話者是誰,圓形的位置安排可能是比較恰當的,可以有桌子或椅子或是坐在地板上,盡量縮小彼此的距離,教師也是一樣。
10. 教師的功能:在參與者所發問的問題中,教師並不是問題的解答者,只是在這討論中扮演指揮家的角色,答案的正確與否雖然是要關心,但是更重要的是參與者可否提出良好的理由,有時答案只會使得討論停止,良好的理由可以使得討論持續。
11. 尊重不說話的人:雖然在探索團體中,對話是相當重要的現象,但是,這並不是說每一位參與者都被要求開口說話,有些參與者並不太願意說些什麼,可能是害羞的人格特性,可能是真的沒什麼好說,可能是不享受到別人的批評等等,注意他人說話,也是一種參與的態度,事實上,說的多不見得說的理由充分。
12. 減少干擾:最後好的討論,需要有連續性的討論,外在的干擾是越少越好,在門上,寫上上課中請勿干擾,也是有助於討論的進行。

五、教師需要注意的事項
1. 為思考努力的探索團體
對一位教師而言,經營探索團體並不是一簡簡單的事,這種討論模式不僅需要一些技巧,這也是一種藝術,教師如同指揮家一樣,技巧是需要磨練的,剛開始難免會有一些挫折。
經過幾次的討論之後,教師漸漸會感受到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於適當的時機中,引導或介紹討論的相關故事,在引出討論的主題之後就將討論的活動交還給參與者,若這個主題,之前就曾經討論過,這次就可以再討論之後,檢討看看是否這次對相同的問題,不論是在深度、廣度、或是複雜度上有更深刻的了解。當然這裡的討論並不需要對個問題一定要尋出最好的答案才可以討論到下個問題,例如有人問什麼是正義? 有時只是簡單的說明就夠了,而後在不斷的豐富這個概念。
或許有人認為探索團體中的教師角色並不重要,只是在作引導以及秩序上的維繫,好像只要將參與者放在一起,讓他們不斷的對話,智慧就會在每一個人身上增長出來。是嗎?
我想這是一種偏見,在討論的過程中的學習現象,是不斷的與環境互動,這裡的環境包含了物理上的環境,與心靈上的環境,如和其他的參與者互動。教師就是在安排富有討論意義的環境,使得參與者在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可以增加,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相關於參與者的實際經驗,並且再彼此分享這些經驗時,會發現彼此的不同之處,而後反省自己為何會如此想,甚至會有哲學式的討論出現,在討論之後可能會發展出取代原先的觀點或者是擴大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視野。
在情境的安排中為了要方便討論,教師有時需要對參與者的主張,給與適當的幫助,例如檢查說話者的邏輯推理是否有效,檢查他的前提是否為真,模糊概念的簡要的釐清等等,這會使的其他的參與者比較可以了解當下的環境中是要處理哪一種問題。

六、哲學導向的探索團體
這種方式的探索團體蘊含了兩種特性,和一般的思考教育是不同的:
1.       參與者是自主性的探索。
2.       知識或智慧的習得,不是以記憶的方式,而是參與者與環境的互動與要解決問題的慾望所產生的。
智慧的出現是在實際的運用並且指導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不是比賽看看誰能夠記得愛因斯坦是幾月幾日生的。這裡當然要想想自己現在的問題,反省自己的處理方式,而有意思的討論往往是一種哲學式的討論,這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相形之下,對哲學的了解就變的重要了。
那麼,如何有哲學導向的探索團體呢?我認為要有四個以下條件:
1.     致力於哲學式的討論
首先,教師需要對參與者有些基本的了解,哪一種哲學的問題會感到有興趣。當然教師本身也需要一些哲學上的素養,才能在討論的素材中發現有趣的哲學問題。
這裡的教師有時需要給參與者所需要的檢驗的工具,例如邏輯推理的有效性,這可以幫助參與者作自我檢查的工作。
2.  避免教條
討論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將禁錮的心靈從發問的過程、批判的過程中解放出來,回頭來思考自我本身,要發展出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需要先從自己的需要、興趣與對這世界的反應開始,這樣的討論是有幫助的,這並不是希望在這種環境下的討論讓每一個參與者在思考上面的獨特,而是要幫助他們對自己的信念與行為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而教條式的學習是一種命令式的學習,在命令下的學習到的是服從,這裡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也最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這在思想學習上是一種不好的模式。
參與者可以很自由的選擇自己的立場,這不需要教師的同意。
若是如此,對於不一致的思考歷程,教師是否要參與者修改呢?
這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會有不同的考慮,我們知道懂得邏輯推理或是文法規則,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有一些小說家刻意地以不合文法的方式寫作,另外在兒童的遊戲中有些也是不合邏輯的,所以在評判是否是一種好的討論團體,重點有時應放在程序進行的考慮而不是在討論內容上。
3.  尊重參與者的意見
教師應該認為自己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也只是可能的答案中的一個,若是覺得自己的處理是最為正確的,不僅很難會接受其他人不同的看法,同時也很難會尊重別人的意見了。
若是參與者的意見,在是違反直覺的,推理上也有問題時,這時需要放慢討論的速度,幫助參與者弄清楚他的意思,意見中可能蘊含的錯誤以及推導出錯誤的結果。
4.  喚起彼此的信任
彼此的信任是探索團體是否能夠成立的基礎,帶有懷疑的不信任,這個人或是團體很有可能會無法持續下去,這裡尤其在兒童探索團體中特別要注意的,因為小孩通常會認為老師是一種不能挑戰的權威,若是老師有時出現言行不一致時,小孩就不太會信任這位老師了,所以言行一致是很重要的,另外可以鼓勵小孩或參與者對老師或帶領者提出批評,這也是信任參與者的一種表現。
5.  幫助參與者作哲學式的思考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思考環境,而每一個參與者會有不同的特有才能,每一個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照顧,思考就如同藝術一般,每一個人的風格可能都不太相同,若是有一天我們在一間畫室中看見所有的學生畫出完全相同的樣子,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相同的教師在探索團體中是要鼓勵多樣的思考及不同處理問題的模式,但是這種哲學式的對話也是一作為討論的一種工具而已,這不必當作為探索團體的目的。

七、總結
最後,我再一次提出以下有幾項是能幫助討論的進行
1.    相關性的維持
探索團體是進行概念上的討論,這常常會涉及到經驗的實例。參與者分享經驗是必要的,但是要小心,這裡並不是做個人的心理治療的工作,若是出現心理上需要求助的案例時,探索團體的教師需要小心地將這問題轉換到概念上的討論。
2.    提問
現在的教育模式使的小孩發問能力的不斷消失,有人說學習是為了要學會學習。學習的具體工作就是發問,發問才是智慧的開始,若教師扮演全知的角色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時,這會導致許多不良的結果,導致參與者在探索團體中,不太有創造性的思考只會有不斷的記憶;有一天若教師也無法回答問題時,參與者對教師的信任也會漸漸消失;若是這全知的教師不在,這些參與者會變的不知如何解決新的問題。
3. 回答
教師除了鼓勵提問之外,也要鼓勵對問題的努力解決,解答也是在探索的過程中,有階段上的短暫滿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就是跳動在問題與解答的過程。此外,教師要協助發展參與者開放與有彈性的人格特質,討論出的答案基本上是一種信念,是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信念,就算是與事實不符這依然可以解決生活的問題,例如從前的托勒密的天文學依然可以幫助航海者確定航位
4. 聆聽
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有聲音進入到我們的腦海中,若我們不是一位懂得聆聽的人,往往這些有意義的聲音,我們會聽不出來。例如有人批評政府的經濟政策時不太懂的人就不會太注意聽。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稱為「選擇性的不注意」同樣的,我們對兒童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他們說的話也不受到重視。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除了要對參與者有基本的了解外,我們還需要不斷累積自己的知識,這會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問題背後所蘊藏的重要意義。
除了要聆聽參與者的發言之外,還要鼓勵他們將問題說清楚,這有助於討論情境的設定。
5. 肢體動作
有些參與者並不喜歡在大家面前說話,但是對於他人意見有時會從肢體動作中看的出來。此外,有時一些參與者說的意思與他的肢體動作表達出來的意思會不同,這些是教師可注意一下的。
6. 模式
教師若是在被參與者信任的狀態中,通常會被當作運作思考的模式,而參與者在學習如何有效思考的過程中會有的現象。
教師的一致性的思考模式是不夠的,有時還要提出相關的有效解決問題的經驗;激發出好的觀念是不夠的,教師需要幫助他們發展這個觀念。這是過程是自由建構出的。這如同小孩玩積木遊戲一般,需要靠自己操作。
在教師所帶領的探索團體中,我所希望建立的不只在於對讀本內容的意義掌握外,更希望形成的是以發展出認知的、心理的、社會的、道德的及政治的良好性質的探所團體。在此提供一套操作的方式運作給各位參考。

References
Lipman, M. Sharp, M. A. Oscanyan, S. F. 1980.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harp, A. 1993.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In 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 Lipman, M. ed.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Whalley, M. 1993. ThePractice Of Philosoph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pp..337-344 In 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 Lipman, M. ed.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pp.491-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