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

102.08.29 【聽見兒童無聲的吶喊 --少年小說 】

聽見兒童無聲的吶喊 

徐永康
2013.08.29



 世界上有1/2的人口,是在年齡25歲之下,並有85%集中在開發中國家,糟糕的是大約有500萬的青少年,他們每日的生活花費必須低於2美元。可想而知,在不理想的生活條件下,伴隨而來的生理、心理、社會問題都同時發生於這些青少年身上(UNFPA, 2005:04)。

        青少年在此被界定為大約是12-18歲左右,也就是告別了天真想像的童年階段,卻尚未被賦予成人權益的成長階段。而這個階段的長短並不式固定的,其實和成人的死亡率變化有關,若成人死亡率高,則會縮短了青少年成長的時間(Charnov, 1993: 105)。在這段時間,青少年會需要的能力包含有(1)社會認知能力 (Bogin, 2009)(2) 在特定社會結構下,理解自我與他人及其彼此關係(3) 收集訊息:如何成為一個被認可的成人。


       對於研究青少年成長的議題,或許我們可以參考過去相關於人類學的研究,從Erikson1963),Marcia1966)以及Mead1928/1961)挑戰了西方對於青少年問題的認定,如情緒不定、與父母關係的困擾與衝突。而是當作不成熟的文化成員,以成人為核心的思維架構。從Whitings 1975年開始於哈佛大學的青少年研究計畫Harvard Adolescence ProjectDavis and Davis, 1989)以及比較有規模的跨文化青少年研究(Schlegel and Barry 1991) 因此,問題可能有青少年在人的演化階段有何特性?如何有自我認同的可能?認同順利與不順利的相關因素以及全球化的社會現象與此問題的關係呢?


        還好,我們可借用某些得獎的青少年小說,這些故事都是全球成長少年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如霸凌、性侵害、毒品、歧視、家庭功能喪失等等,其問題的複雜度並非哪些剛開始學習獨立以及使用自由的青少年能處理的議題,這次使用的小說,作用如同打預防針,開始閱讀這些書籍時,會有一些不太能接受的感覺,卻是在人生未來中可能用的智慧。
      這些小說的敘說,並不直接告訴我們怎樣做才是對的,小說家並不是道德教育者也不是宗教的佈道者,小說訴求著喚起人類存在於心的感同身受,並且閱讀知後能感謝著身邊的人,自己沒有如小說中主角的可怕遭遇,除此之外也能開展出對於他者的想像與同情。這些情感的引發,構成有德者的必要條件,也無法被計算。而過去的道德教育逐漸被學科教育取代,我認為是因為情感無法計算,也就無法打分數,就在分數至上的教育中,道德教育剩下了道德令式的背誦。

        就以道德教育中,有關於性別教育來說,多數在這方面的教育只剩下如同政令宣導式的口號,如尊重別人與性別平等,若是可以的話,我可使用如最近出版的獅子與老鼠以及漂流物這兩本繪本來做性別刻板印象,不論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存在著,不論鄉村或都市的學校,我猜並不會有太大差別,換句話說,如果性別教育中的其中一項關鍵在於改變原有的刻板印象,則我們的性別教育,至少在這部分是失敗的。若有興趣的朋友或老師們,可以一起來實驗看看我的說法是否有誤!
註二                                                              
Flotsam(海底來的)  
The lion and the mouse
尊重智慧財產權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