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閱讀與高階思考十四堂課】第八講以哲學的方式強化推理與判斷力 李普曼對探索團體的說法

以哲學的方式強化推理與判斷力 
第八講 李普曼對探索團體的說法



2012/04/26
徐永康


探索行為是自我批判的實踐,這些自我批判也就是對於未知的事件想要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探索具有實驗的特性,並且在思想語言的使用下,具有社會或群聚性。如同實驗科學家做的工作,藉著實驗可以對我們設定的假設有更清楚的認識。探索行為,出現在團體活動裡是相當自然的事,因為這個團體依據著共同的語言、科學操作、符號系統等等中,對某些議題,沒有一致性的同意。
探索方式可以利用團體的方式運作,但是團體的運作並不都是探索的方式,形成團體的主要原因是運作。李普曼認為探索團體與其他團體不同之處在於有目標、討論的方向是跟著論證的、其中的過程是不只是說話、討論更重要的是進行對話、對話歷程中出現的理性與創意,並且將這些創意或是批評性的思考運用在探索團體裡。現在,我們認真檢視探索團體裡的這四項特質。

跟著論證
許多教育家認為在成為有素養的公民之前,兒童需要教育。透過教育,改善他們的不良天性讓兒童成為有教養的公民,這是社會教育的目標。教師的功能在於成為一位優秀的調節者而不是主宰者,指導的過程也在於經驗上的交換,這些需要彼此的說話,李普曼認為教材的目的是讓學習者可以利用教材交換彼此的學習經驗,交換的過程中需要論證的,甚至在教材的編制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發現教材的內容裡有良好的論證過程作為思考的學習模式,那麼探索團體要如何開始呢?

李普曼借用杜威的想法,認為探索的過程需要在情境內,爾且每一個情境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區辨情境之間的不同與相關性,這些都會不斷的重複出現,這些性質不是說,討論團體是紅色的或是甜味的,而是說討論情境的信質可以是輕鬆的、冷漠的或是複雜的。在探索團體的課程裡也要有一定的性質,具有格式塔的特性,也就是整體性,對特定主題進行探究與討論,那麼討論的特質是甚麼?李普曼認為討論的品質建立在良好的論證上,並不是建立在結論上,經歷了幾個小時的對話,或得到的有時並不是一肯定的結論,可能出現在不同的變數中出現相對應的多樣性答案或是對問題有更深的理解,或是對原有答案的體會,在討論結束時,或得到的是許多在享受智性探索的感受。「」

李普曼發現兒童在討論問題時,注意的通常不是老問題是否有新的答案,他們注意的是能不能對老問題有所轉變,有新的理解方式,例如蘇格拉底問的「有些對的事情,是因為上帝的命令,或是上帝命令它,因為這件事情是對的。」這問題的出現,使得我們需要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這個世界。


對話裡的邏輯
李普曼認為在探索團體哩,組成團體的個人與彼此之間的對話,在不同的團體中會有不同的焦點,有的是強調的是個人經驗分享,有的是強調意義的探索。他認為這兩個差別表現在兩種說話的形式,一種稱為對話(conversation);一種稱為對談(diglogue)。李普曼認為彼此的差異在於對話是必較個人的,比較不邏輯;對談正好相反,除此之外,對話多半是相互均衡卻沒有進展;如同玩蹺蹺板;對談如同走路,兩個人如同雙腳,不停的提前,相對也不穩定,等到雙腳都停了下來,也就不再繼續往前了。

除此之外李普曼建議對話中有幾個次要原則
1.     : 別說太多也別說太少。
2.     : 說的是你相信為真的,別說缺乏事證的事實。
3.     相關性: 說出與討論相關的。
4.     表達上: 清楚、不模糊、簡要、有序。

對話的藝術
什麼是對話,罵小孩算是嗎?律師與檢察官之間言詞辯論算是嗎?李普曼認為對話的特質是說話者彼此並沒有帶著任何有目的,若是帶著目的的對話,也就是將對方當作另一個自己,這樣的說話並不是對談,而是對話。對談時,所有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彼此是對稱關係並非要說服對方。

對談的結構
1.      有目的的
2.      有相關目的的論證
3.      希望對方可以發現想法錯誤的地方,讓自己有改善的機會。

對談與團體
對談是我心中有你,你中有我,獨白只是自我服務,辯論是將對方當作敵人,對話往往是希望讓對方能夠有印象。
李普曼認為,在探索團體裡的重要兩個因素,第一就是對談,第二也就是對談中的邏輯,沒有這兩部分都不算是探索團體,雖然對談之後不見得有一定的共識,然而在探索的歷程哩,推論的每一步,都是讓人興奮的,即使有一致上的同意,許多也只是暫時性的。

陪審團可以做為深思熟慮的對談範例

從他人經驗學習
探索團體是相互學習的團體,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在分享的同時,察覺彼此的不同,反省自己有怎樣的原因導致我們彼此的不同,這與單獨學習不同,獨自一人的學習有時難察覺出自己思維的盲點,這對現今的教育困境,提出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有些學生並沒有聆聽的習慣,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同學提出的想法,對自己有益,或是察覺出不同的想法。

探索團體的形成
1.     讀本 : 故事型態、反映前人的價值觀與成就、文化與個人的媒介、看見自己、有邏輯關係、輪讀 (作為開始、道德要求與口述訓練)、角色內化與意義的發現。
2.     議程的建立: 提問、掛名、合作性、學生興趣、表達需求、共同決定開始之處。
3.     定型; 對談、反省、質疑、培養認知能力、使用認知工具、連結他人概念、內化、對脈絡敏感、論證的跟髓。
4.     使用練習與討論計畫:從自己所學的知識、方法、學習判斷能力、檢視我們常用到的概念
5.     鼓勵進一步的回應:可以用各種不同型態的方式表達這些文章的想法、可否綜合討論中的創意與批判性的思考、稱讚在有力的判斷下做出的深刻意義。
探索團體與其他團體不同之處
李普曼認為在探索團體、餐語的人願意表達自己不清楚或不慎成熟的想法,希望藉此機會,讓其他人協助自己,改善原先的想法,這種現象往往在具體的討論中。敘說出自己的經驗或看法,我認為是很重要的價值。當我在這團體中,將我自身的經驗說出,心中出現的想像與情緒,成為當下分析的素材,以當下的概念分析之前的經驗,不僅有自己的分析,也加入了別人的協助,這使得我們對自己有更深入理解的機會。其次檢驗這經驗與當下討論的議題有怎樣的關係,這在討論中也是比較容易討論的部分。因此有人認為自我經驗的描述越多,哲學的討論越少,這是因為複雜的哲學議題討論是很不容易的,其次經驗的陳述取代了說明理由,而沒有正成自己的想法,最後這些例子中,許多都類似,其實只需要其中幾個就可以了。因此兒童哲學的帶領者,發展了一些技巧來限制過多的個人經驗描述,例如要求學生回到討論的議題上進行對話,讓之前的討論繼續進行,不討論個人的經驗與議題之間的關係,因為這是哲學性的討論強調對概念的分析與邏輯思維的運用,而不是做個人的心理治療。在現今的教學上,鼓勵學生敘說自己的經驗,我想是部分原因受女性主義的影響畢竟以往的教學場,學生被要求按靜的聽老師講,學生的在學習團體中視為弱勢,而不能有聲音的,那麼,現在卻提出兒童解放運動,兒童有權利說出自己的想法得,氣次自我的概念並不是先天被決定的,受到新經驗主義的理論,自我概念就是在人群的互動中學習而來的,說話,成為一構作自我概念的重要功能。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個人的經驗與形成一普遍的原則之間,在討論中如何看待,有怎樣的價值?   
Megan Iaverty 認為在探索團體中,繼續理解個人經驗限制了哲學思維的意義,因為個人經驗,敘說成為自己的歷程,如此並沒有分析出權威體系中的關係。


 
;